北京共享单车搬运工:凌晨4点上班,拼命8小时,挣扎只为400多元
*本文为「温度纪」原创内容 北京朝阳区,北京搬运盛夏深夜,共享工凌凌晨4点,单车多元宿州市某某物流有限公司张宏从床上爬起来,晨点用水冲了个脸,上班戴上安全帽,拼命坐在电动三轮车驾驶座的挣扎凉席上,用钥匙插入三轮车的北京搬运钥匙孔,大灯打开,共享工凌照亮前面的单车多元路,出门干活儿了。晨点 他是上班是河北人,一名共享单车搬运工,拼命每天在朝阳区平房乡活动。挣扎我见到他时,北京搬运烈日当头,正在搬运单车。 他戴着一顶白色鸭舌帽,右手拿住共享单车的龙头,左手拿起坐垫,左脚把脚踏板一蹬,宿州市某某物流有限公司脚踏板哗啦一声,一上一下。他用黝黑的双手把共享单车一提,往车厢一放,一辆车就被安放好了。为了避免把单车的漆磕掉,他用废弃的摩托车轮胎皮,把车厢的铁皮梁缠了一圈。 循环往复的单一动作,他要操作25~30次,每辆车30多斤,每天大约要上下重复举起19200斤。他把车都放在三轮车厢后,掏出手机,打开一个软件扫描每辆车身上的二维码,后台系统根据GPS定位系统,能准确划定单车的流动位置和所在区域。 他“捕捞”共享单车的范围在朝阳区平房乡,只要是辖区内的共享单车均可搬运。我跟着他一起“出海”,许多被用户放在隐蔽角落的单车都能被他一眼发现。起初,车厢空空如也,二十分钟后,车厢里的单车就能堆积如山。不过,青年路与朝阳北路交叉之处的青年路地铁站,才是他活动最频繁的核心圈。 青年路地铁站是北京地铁6号线每日运行34座站点的其中一站,周围两公里内分布着商业超市、办公楼、居民楼,本地人群、外来移民、外来务工人员均生活在附近,生活业态和商业业态繁华,每天上下班的人流量巨大。从住所到地铁站的路程,往往通过共享单车代步完成,附近的街道上停满了黄色、蓝色和青色的共享单车。 三种颜色的单车分别对应着三家不同背景的公司,黄色是美团,蓝色是哈罗,青色是滴滴。它们之间的商业竞争往往是没有硝烟的,在现实生活中,共享单车搬运工代表了他们线下竞争的细微螺丝钉,而他们每天在阳光下暴晒流淌的汗水,最终只能幻化为体能与金钱的利益交换。 张宏的主要流水线路段在朝阳北路和青年路一带,活动图形是两点一线——青年路地铁站与富华家园小区之间。900米的距离步行14分钟,骑车只要5分钟,在北京争分夺秒打工生存的年轻人,往往宁愿花1.5元钱骑上一次车,也不愿意步行。加上夏天的北京格外燥热,在外步行活动一小段时间,便能汗流浃背,他们更加愿意早早排队挤进地铁车厢吹空调。 北京的夏天,天亮得早,上午10点,已经烈日当头。站在烈日下,汗水慢慢地从他健硕的肌肉里流出来,暴晒几个小时,阳光在肌肤上跳跃,胸前已经烙印出一道白里透红的深V造型。 我多次见过张宏,最初是在夏至前,最后已是夏至后。夏至前,他几乎每天凌晨4点工作到中午12点,搬运一辆车的收益是1.43元。假设,按照每天工作8小时计算,每一个小时搬运40辆,一天能搬运320辆,一共能挣到457.6元钱。这是乐观的估算方式。夏至后,他在上午10点前就回家了,公司减少了搬运任务,他认为这是公司在控制成本。 自从共享单车商业大战开始时,张宏的职业就应运而生了。它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——共享单车运维调度员,有人在后台操作系统,有人四处寻找单车,有人在烈日下搬运单车。他是庞大算法系统的末梢。他把车放在三轮车厢后,掏出手机,扫描每辆车身上的二维码,后台系统根据GPS定位,准确划定单车的位置。共享单车是系统的一部分,而他,也是系统的一部分。 张宏的职业不仅是自由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结合产物,更是城市交通便利、绿色出行的保障。用户需求催生了共享单车短期租赁的商业模式,但由于共享单车在物理空间上的分布不均,共享单车运维调度员就成了平衡这一分布的关键力量。他们的辛勤工作使得更多市民能够方便快捷地使用共享单车,从而减少汽车使用,推动了绿色出行,提升了城市交通的便利性。 他并不关心背后的商业逻辑与社会原理,他只求每日能有的碎银几两。我看着他身上的汗水,问他累不累,什么时候休息。他笑着说,再找几辆车,把三轮车厢堆满。挣到钱的快乐,远比他休息的时间,更值得庆幸。 他就怕日子闲下来,手里没活儿。 我说,我要走了,天太热,暴晒几个小时,有些中暑了。他说,他也要走了。下午,他还要送老婆去医院检查,又得,花一笔钱。 我明白了,支撑他这么久的,是上班族对他的期盼,是家人对他的信任,还有,他不能丢掉的尊严。或许,商业世界的繁华,也是因为他的存在吧。 我们相处时间不长,但对于孤独的人而言,已经是很好的陪伴。离开前,我们在富华家园告别,我给他拍了张照片,难得有这种机会,在人世间留下纪念。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、转发共享单车搬运工的故事。 撰写 I 石灿 *文章版权归「温度纪」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,转载请联系后台
把一趟共享单车从青年路地铁C口运往富华家园卸载完毕,间隙喘口气之间,渴了,他就从三轮车坐垫下抽出一个能装1555毫升的矿泉水瓶,瓶口还没对准嘴巴,喉咙就做出吞水的预备式。他一口气喝掉五分之一的水,把水瓶放回去,不敢喝完。然后,点上一根烟,开着车,回到青年路地铁口,继续拉车。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雅思词汇解析(123)
- 高温作业人员请注意!国家卫健委向你发来健康风险提示
- 韩军称朝鲜士兵越过军事分界线 朝方暂无回应
- 别再焦虑了!你可能根本不是骨盆前倾
- 英伟达RTX 5090评测解禁,天赋都点在了 AI 上
- 不进球的C罗也能创造历史,这支葡萄牙的人员储备太恐怖
- 巴黎奥运新设大众组马拉松赛,“跑得最快的快递小哥”将登场
- 体坛联播|张之臻成大满贯种子创历史,三人女篮赛季首战摘银
- 想提升成绩?寒假不只是玩乐,方法和规划至关重要
- 菲律宾东部海域发生5.5级地震
- 菲律宾东部海域发生5.5级地震
- 美国“毒火车”事故破坏超预期 16个州被污染
- 催婚又催生,日本未来天皇一样也躲不过
- 孩子总是计算错误,是粗心导致的吗?
- 老外涌入中国大街:ChinaTravel火爆外网,免签政策提升10倍入境
- 广东平远县强降雨已造成38人死亡、2人失联
- 驾车出行请注意!30日夜间起这些地方将有降雪天气
- 亚美尼亚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
- 首映|鲁丹谈《冬旅人》:万玛才旦老师曾说,期待你能进亚新
- 首次打进草地巡回赛四强,张之臻再创中国男网新高度
- 搜索
-
- 友情链接
-